讀書紀錄2021.08

月初余英時老師逝世,也找了幾本他的書來讀,『未盡的才情』(2007)、『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2008)、『論戴震與章學誠』(2012)還有他的回憶錄(2018)。最有收穫的大概是『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基本上是對文革後中國史學界動向的總結和展望,總結在於史料學派與史觀學派之爭,而這個爭論是從近代中國史學這個學科成立開始便貫穿始終的。


對某一部講陳獨秀和李大釗的劇有了一點興趣,所以就找了『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Maurice Meisner 1967)和『陳獨秀全傳』(唐寶林 2013)來看。結論就是邁斯納的是可效仿的佳作而唐書就並非如此,唐致力於中國托派研究,又有鄭超麟等前輩幫忙,最後的成果在我看來似乎差強人意。唐的觀點最後無非仍然是在幫過去即成的敘述背書,甚至說那部劇就完全是按照唐所作的『全傳』拍的。『雙山回憶錄』(王凡西 2004)是重要的托派研究文獻,可以看出來“比誰更左”的風氣也並非今天才有。回憶錄的重點大概是莫斯科中國留學生的狀況、20年代工人運動的狀況和共產黨當時各派的狀況。

因為看了林志宏老師一篇論文才找來蔣、羅、郭三個人的傳記來看。『羅家倫先生年譜』(劉維開 1996)編的並沒有很好。江勇振老師的『蔣廷黻』(2021)倒是不錯。還看了傳記文學出的『蔣廷黻回憶錄』(1979),在蔣的回憶中談到他和何廉出遊的事,還提到他們也是同鄉,就也看了『何廉回憶錄』(1988)。高中時就知道蔣是我的同鄉(祖籍),這也引起了我對邵東/邵陽地區民國時期教育情況的興趣。

『陳寅恪評傳』(汪榮祖 1997)
『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 (卞僧慧 2010)
『宋教仁傳』(吳相湘 1985)『程天放早年回憶錄』(1968)
『Ting Wen-chiang』 (Charlotte Furth 1970)
『钱端升年譜長編』(陳夏紅 2017)

『Beyond East and West』(John C.H. Wu 1951)和『王明道的最后自白』(邢福增 2013)

『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胡頌平 1984)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增補版』(胡頌平 2015)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哲學的改造』(John Dewey/胡適 1971/1933)

『自由的所以然 : 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主義思想的認識與批判』(黃克武 2000)
『一個被放棄的選擇 : 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黃克武 1994)
『異國事物的轉譯 : 近代上海的跑馬、跑狗和迴力球賽』(張寧 2019)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Hao Chang 1987)

看回憶錄的時候無可避免涉及到對民國教育的討論,但研究較多的還是高等教育。『The Alienated Academy, 1919-1937』 (Wen-Hsin Yeh 2000)雖然有很多明顯的小錯誤,但這並不影響它成為一本佳作。這本梳理了新/舊國立大學與中/外私立大學普遍的情況,正如中文譯名『民國時期的校園文化』一樣,這是一本以學校為線索的社會史,葉文心老師花了大量的篇幅在討論中產階級的形成和政治對教育制度的影響。『Teachers’ Schools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Chinese Nation-State, 1897-1937』(Xiaoping Cong 2007)『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蘇雲峰 1996)聚焦在清華的改制。
『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Lianda』(易社強 John Israel/ 饒佳榮  2010/1999)綜述了聯大產生與消亡,其中有趣的是民國時期外省概念的形成,還有通過北大、清華、南開這三所校風迥異的學校反映的中國高等教育的情況。

『中国近代外交の形成』(川島真  2004)
『近代中国政治外交史 : ヴァスコ・ダ・ガマから五四運動まで』(坂野 正高 1973)


張一兵

『回到馬克思 : 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1999)
『無調式的辯證想像 : 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的文本學解讀』(2001)
『問題式症候閱讀與意識形態 : 關於阿爾都塞的一種文本學解』(2003)
『回到列寧 : 關於“哲學筆記”的一種後文本學解讀』(2008)
『反鮑德里亞 : 一個後現代學術神話的祛序』(2009)


『再見福柯』(黃瑞祺 2008)
『分裂分析福柯』(楊凱麟 2011)


『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Pierre Hadot 1995)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