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紀錄2021.07

這個月也沒怎麼讀,而且讀的書裡面傳記多一些,對人生命歷程的把握大概可以見微知著吧。自己也似乎把握到了一條自五·四運動,中共成立/國民黨左派,到文革研究/台灣中西文化論戰,鄉土文學論戰的線,這大概也是我對當代中國再闡釋的一點點基礎。


『重釋內亞史』(鍾焓 2017)知道鍾焓老師是在剛剛接觸新清史的時候,讀到他的『清朝史的基本特征再探究』(2018),汪榮祖老師為這本書寫過詳細的書評,在此就不再贅述。本書從伯希和講起,丹尼斯·斯諾、傅禮初、烏瑞夫人、王明珂和森部豐多位研究者,綜述內亞史這一學科傳統,各學派的歷史,視野寬闊著實令人欽佩。如果說對文獻了解到這個程度,再受到未受過外國學術訓練這種輕浮的指責,顯然有些不太公平。

『現時代的群學』(吳冠軍 2011)這本缺點在於俏皮話太多有點令人不適,不過確實有Zizek的感覺。總的來講,讀不讀意義不大。揉合政治哲學和精神分析不過是比葫蘆畫瓢,未見其有什麼洞察。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Peter Burke 2008)從文化史這一概念的起源——德國文化戰爭到新文化史的思潮都有詳盡的敘述,是不錯的掃盲讀物。

傳記從『顧孟餘的清高』(黃克武 2020)開始讀起,按圖索驥讀了『苦笑錄』(陳公博,李鍔、汪瑞炯、趙令揚 1979),講兩個國民黨左派,尤其是改組派最重要的人物,但這二位的人生經歷卻大不相同,這是有趣的;也複習了『中国国民党左派の研究』(山田辰雄 1980)。接著讀了『王實味』(魏時煜 2016),不過王除了冤案值得寫之外並無太多值得著墨之處,因此這本的編排十分成問題,主要體現在內容深度不足,八卦有餘,更像是隨筆而非一本成熟的傳記,這個問題後面的『胡風』(2017)和『王凡西』(2019)也有同樣的問題。這就引出來什麼樣的傳記才算是好傳記的問題。傳記自然要圍繞傳主來寫,三不五時把目光轉到社會大背景,或是同時代並無明確交集的人身上自然是偏題的。在我看來『儲安平傳』(韓戍 2015)就是一本很好的傳記,雖然沒有和思想史聯繫太多,但人物是豐滿的,立體的,讀完他的人生故事之後是有感慨的。自然,這和傳主有關,但就算是為拿破崙作傳也有可能寫的糟糕,所以這同樣也和寫作有關。跟著儲安平這個線索,讀了『徐鑄成回憶錄』(2018)『任卓宣評傳』(1965)『鄧拓』(Timothy Cheek 2016)。近代史上的報人多多少少都注意到了。『鄧拓』一書雖然在史料上未有突破,但敘述的文學性和與中國研究的結合兩點來看水平很高。

『苦笑錄』和『徐』都是回憶錄,或者說是自傳。這個就沒有什麼評斷的必要,而是應該把自傳當材料看。『讀史閱世六十年』(2004)中何炳棣老師自己也談到關於教育史等部分自己的經歷僅可以當作參考,更多的研究要靠後人來做,就是這個意思。

『Time for Telling Truth is Running Out』(舒衡哲 1992)的結構有些怪,把張申府經歷和她訪談的故事交叉敘述,也是一種文學手法,很難評價它的好壞。但是總的來說,我認為自己訪談的經歷大可放到後記中詳敘,穿插反而不易閱讀。不過好在她記述的張申府倒是生動,可以感受到他的個性和人格特質。

王汎森老師的『傅斯年』(2013)更多的是思想史而非對其生平事無鉅細的描述,突出的是思想上的轉折和承接還有時代思潮和個人思想的呼應。

《傳記文學》雜誌是一個蠻有意思的研究素材,《胡志明在中國》(蔣永敬 1972)就是很明顯的例子。這麼說是因為蔣老師作品鮮明的黨國色彩,這就說明這本雜誌誕生的年代和寫作的風格。

『理論之後』『反美學』


『樣板戲』(張晴灩 2021)

『文革群眾運動的動員、分裂與滅亡 : 以社會運動學視角』(James D. Wright、喬晞華 2019)

『理性与疯狂 : 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王紹光 1993)『超凡領袖的挫敗  文化大革命在武漢』

『形形色色的造反 _ 紅衞兵精神素質的形成及演變』

留言

熱門文章